分類依據:
07醫用診察和監護器械-03生理參數分析測量設備-05脈搏血氧測量設備
指導原則
1、
脈搏血氧儀設備臨床評價技術指導原則
2、
脈搏血氧儀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
審評要點
根據《脈搏血氧儀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2017年修訂版)(2017年第177號)》
相關標準
1、YY 0784-2010 醫用電氣設備 醫用脈搏血氧儀設備基本安全和主要性能專用要求
下載
2、YY 0782-2010 醫用電氣設備 第2-51部分:記錄和分析型單道和多道心電圖機安全和基本性能專用要求
下載
3、GB 9706.26-2005 醫用電氣設備 第2部分:腦電圖機安全專用要求
下載
4、GB/T 21416-2008 醫用電子體溫計
下載
5、YY 9706.240-2021 醫用電氣設備 第2-40部分:肌電及誘發反應設備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專用要求
下載
6、YY 0885-2013 醫用電氣設備 第2部分:動態心電圖系統安全和基本性能專用要求
下載
臨床評價路徑(使用說明:請結合下述產品描述、預期用途和品名舉例,免于進行臨床評價或使用所推薦的臨床評價路徑。)
產品描述:通常由血氧傳感器、測量電路、顯示單元、電源部分組成。通過利用血液中血紅蛋白對光的吸收特性估算血氧飽和度。
預期用途:用于臨床測量患者的脈搏血氧飽和度。
品名舉例:脈搏血氧儀、脈搏血氧測量儀、脈搏血氧監護儀
管理類別:Ⅱ
免臨床評價:07-03-05 醫用脈搏血氧監測儀 醫用脈搏血氧監測儀通常由主機(包括控制、數據處理/顯示模塊)和與之相聯的血氧探頭組成,可按設計、型式、技術參數、附加輔助功能等不同分為若干型號;通過建立光輻射與人體組織血氧飽合度間關系,供臨床無創估算監測人體動脈血氧飽合度和脈率用。需提供血氧準確度人體評估報告。產品性能指標采用下列參考標準中的適用部分,如:YY 0784-2010醫用電氣設備——醫用脈搏血氧儀設備基本安全和主要性能專用要求。
匯得醫療血氧儀注冊代理服務介紹
匯得醫療將指導注冊申請人對脈搏血氧儀、脈搏血氧測量儀、脈搏血氧監護儀的產品注冊申報資料的準備及撰寫,同時也協助企業同技術審評部門審評注冊申報資料過程進行跟蹤和溝通。
一、適用范圍
本指導原則適用于第二類無創監護儀器類產品中的脈搏血氧儀,可測量和顯示脈搏血氧飽和度、脈搏率。
本指導原則不適用于實驗室研究使用的脈搏血氧儀設備、胎兒用脈搏血氧儀設備、放置于患者環境之外顯示SpO2數值的遙測或主(從)設備。
二、技術審查要點
(一)產品名稱要求
匯得醫療提供脈搏血氧儀產品的命名的指導,結合《醫療器械通用名稱命名規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9號)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上的指導企業進行通用名稱的產品命名,例如:脈搏血氧儀、脈搏血氧測量儀、脈搏血氧監護儀。
(二)產品的結構和組成
脈搏血氧儀的結構一般由脈搏血氧儀主機、血氧探頭和探頭延長電纜(如提供)組成。
(三)產品工作原理/作用機理
脈搏血氧儀中對脈搏血氧飽和度的測量,采用的是光電技術,通常有兩種方法:透射法和反射法。
1.透射法
2.反射法
采用透射原理的傳感器,一般用于在指尖、耳垂、手掌、手腕、腳踝、腳掌、腳趾、鼻翼部位進行測量,不能實現體表大多數部位的血氧飽和度監測。雖然從這些部位的檢測能反映全身的動脈血氧飽和度變化,卻不能反映由于局部組織(如腦組織)發生循環障礙或局部組織(如肌肉組織)大量耗氧等情況下組織血氧狀態的變化。采用反射式血氧飽和度傳感器的設計,可避免透射式傳感器透射深度有限的缺點,適用于全身各處局部組織氧含量的測量。
反射式血氧飽和度的檢測原理與透射式血氧飽和度的檢測原理的電路部分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傳感器。反射式傳感器也是由兩種波長的發光二極管和光敏元件組成,但光敏元件接收到的是組織的反射光。由于光線在組織中的運動呈現隨機性,反射式傳感器所接收到的光線很難確定其確切的檢測區域,從概率意義上說,光線從光源發射經組織傳播到光敏元件接收,走過的是一條香蕉狀路線,所以,光源與光敏元件的距離是一個重要的參數,一般設置為4—50mm。
(四)注冊單元劃分的原則和實例
匯得醫療指導企業對脈搏血氧儀注冊單元劃分從產品的技術結構來考慮。產品的技術結構不同,應劃分為不同的注冊單元。技術結構主要考慮以下因素:
1.結構不同,例如:指夾式,手持式,腕式,臺式等。
2.測量原理不同,例如:透射法、反射法等。
(五)產品適用的相關標準
目前與脈搏血氧儀產品相關的常用標準如下:
表3相關產品標準
標準編號 |
標準名稱 |
GB/T 191—2008 |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
GB 9706.1—2007 |
醫用電氣設備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
GB 9706.15—2008 |
醫用電氣設備第1—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標準:醫用電氣系統安全要求 |
GB/T 9969—2008 |
工業產品使用說明書總則 |
GB/T 14710—2009 |
醫用電器環境要求及試驗方法 |
GB/T 16886.1—2011 |
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第1部分:風險管理過程中的評價與試驗 |
GB/T 16886.5—2003 |
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第5部分:體外細胞毒性試驗 |
GB/T 16886.10—2005 |
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第10部分:刺激與遲發型超敏反應試驗 |
GB/T 16886.12—2005 |
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第12部分:樣品制備與參照樣品 |
YY/T 0316—2016 |
醫療器械風險管理對醫療器械的應用 |
YY/T 0466.1—2009 |
醫療器械用于醫療器械標簽、標記和提供信息的符號第1部分:通用要求 |
YY 0505—2012 |
醫用電氣設備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標準:電磁兼容要求和試驗 |
YY 0784—2010 |
醫用電氣設備醫用脈搏血氧儀設備基本安全和主要性能專用要求 |
上述標準包括了產品技術要求中經常涉及到的標準。有的企業還會根據產品的特點引用一些行業外的標準和一些較為特殊的標準。
如有新版強制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發布實施,產品性能指標等要求應執行最新版本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六)產品的適用范圍/預期用途、禁忌癥
產品具體適用范圍應與申報產品功能、臨床應用范圍相一致。
例如:在醫療保健機構和家庭中測量患者的脈搏血氧飽和度和脈搏率。
禁忌癥:視產品實際情況說明。
(七)產品的主要風險
1.產品的主要風險
匯得醫療協助企業撰寫脈搏血氧儀的風險管理報告,報告編寫符合YY/T 0316—2016 醫療器械風險管理對醫療器械的應用的有關要求,審查要點包括:
(1)與產品有關的安全性特征判定可參考YY/T 0316—2016的附錄C。
(2)危害、可預見的事件序列和危害處境判斷可參考YY/T 0316—2016附錄E、I。
(3)風險控制的方案與實施、綜合剩余風險的可接受性評價及生產和生產后監視相關方法可參考YY/T 0316—2016附錄F、G、J。
(4)風險可接收準則,降低風險的措施及采取措施后風險的可接收程度,是否有新的風險產生。
以下依據YY/T 0316—2016的附錄E(表E.1)列舉了脈搏血氧儀產品的危害因素,提示審查人員從以下方面考慮(見表2)。
表2 危害類型、形成因素及防范控制措施
危害類型 |
形成因素 |
能量危害 |
電磁能 |
可觸及金屬、外殼等與帶電部分隔離/保護不夠,電介質強度不夠,可能對使用者造成電擊危害 |
產品外殼絕緣/隔離不夠,可能引起過量漏電流傷害使用者或患者 |
抗電磁干擾能力差、特定環境下工作不正常,或干擾其他設備正常工作 |
熱能 |
可觸及的外殼溫度過高,可能引起使用者或患者燙傷 |
機械能 |
產品面、角、邊粗糙,都可能對使用者或患者造成機械損傷
墜落導致機械部件松動導致、元器件損壞,造成輸出異常 |
生物學和化學危害 |
生物學和
化學危害 |
產品清潔或消毒不完全,可能會使患者皮膚感染,細菌、病毒等進入患者體內
使用清洗劑或消毒劑的殘留物導致的化學危害
長時間不使用的電池未經取出,導致電池漏液引發的危害等 |
生物
相容性 |
應用部分直接與患者皮膚接觸,接觸材料應進行生物相容性評價 |
操作危害 |
使用錯誤 |
日常使用、維護未按規定進行,導致產品偏離正常使用狀態 |
超期使用 |
一次性
附件 |
貯存、運輸不當導致的包裝完好性缺失(包裝破損);貯存期限超過產品規格宣稱的有效期
——有效期的驗證或分析(外包裝材料及關鍵部件的壽命分析),實時老化驗證,后期延續注冊時提供實時老化驗證報告。 |
|
重復性血氧儀壽命 |
清洗消毒不當導致外皮老化、破損、光電器件失效;使用過程中的彎折導致線纜開路;使用環境應力嚴酷(超規格使用)導致光電器件壽命縮短。
——壽命測試(外包裝材料及關鍵部件的壽命分析)。
——可靠性分析預計 |
不完整的說明書 |
說明書中對產品性能特征、預期用途、使用限制等描述不規范、不完整,導致產品的非預期或超范圍使用 |
不適當的操作說明 |
日常使用、維護規定不明確、不適當 |
(八)產品技術要求應包括的主要性能指標
匯得醫療協助企業制定產品技術要求的審查是產品主要技術性能指標審查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本條款給出需要考慮的產品基本技術性能指標,給出的定量要求參考了相應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其他性能指標因要求不統一或不是強制要求而未給出定量要求。如有附加功能,企業應采用相應的標準,具體可結合企業自身的技術能力,參考相應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如不采用以下條款(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要求),應當在產品性能研究資料中說明理由。如有不適用條款(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要求),企業必須在產品性能研究資料中說明理由。
1.功能指標
1.1血氧飽和度測量部分
(1)測量范圍
應不小于70%至100%的范圍。
(2)準確度
(3)報警設置范圍(如適用)
(4)報警誤差(如適用)
1.2脈搏率測量部分
(1)測量范圍
一般可定為25次/分至250次/分。
(2)準確度
一般可定為±3次/分。
1.3主要性能指標
應符合YY 0784—2010《醫用電氣設備醫用脈搏血氧儀設備基本安全和主要性能專用要求》的要求。
1.4對于產品說明書中的特殊功能,企業還應根據產品特性制定相關的技術要求。
2.安全指標
2.1產品的電氣安全要求
(1)GB 9706.1—2007《醫用電氣設備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2)GB 9706.15—2008《醫用電氣設備第1—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標準:醫用電氣系統安全要求》(如適用)
(3)YY 0784—2010《醫用脈搏血氧儀設備基本安全和主要性能專用要求》
2.2環境試驗
應符合GB/T 14710—2009《醫用電器設備環境要求及試驗方法》的要求。
2.3電磁兼容性
應符合YY 0505—2012《醫用電氣設備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標準:電磁兼容要求和試驗》的要求。
3.質量控制指標
企業根據產品特性制定相關的質量控制指標。
(九)同一注冊單元內注冊檢驗代表產品確定原則和實例
同一注冊單元應按產品風險與技術指標的覆蓋性來選擇典型產品。典型產品應是同一注冊單元內能夠代表本單元內其他產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產品,應考慮功能最齊全、結構最復雜、風險最高的產品。同一注冊單元中,若輔助功能不能互相覆蓋,則典型產品應為多個型號。電磁兼容檢測單元的評價應結合注冊申請人提供的典型型號的說明、電磁兼容檢測差異性分析、必要的差異性檢驗數據以及注冊申請人的結論做出判定。
(十)產品生產制造相關要求
無特殊要求生產工藝。
1.應當明確產品生產工藝過程(本產品工藝流程一般為原材料外購外協、SMT貼片、部件組裝、整機組裝、整機調試、老化試驗、檢驗、入庫),可采用流程圖的形式,所提供工藝流程圖是否識別并注明主要控制點及關鍵工藝、特殊工藝,說明關鍵工藝和特殊工藝要求。
2.產品生產如涉及多場地,在生產流程圖中注明各場地的工序設置。
(十一)產品的臨床評價細化要求
根據《關于發布免于進行臨床試驗的第二類醫療器械目錄的通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通告2014年第12號),“產品名稱:醫用脈搏血氧監測儀,分類編碼:6821”包含在免于進行臨床試驗的第二類醫療器械目錄中,注冊申請人需按照《醫療器械臨床評價技術指導原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通告2015年第14號)的要求提交臨床評價資料,還需提供脈搏血氧飽和度準確度的臨床評價報告。
(十二)產品的不良事件歷史記錄
暫未見相關報道。
(十三)產品說明書和標簽要求
產品說明書一般包括使用說明書和技術說明書,兩者可合并。說明書、標簽和包裝標識應符合《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6號)及相關標準的規定。
1.說明書的內容
使用說明書應包含下列主要內容:
(1)產品名稱、型號、規格。
(2)注冊人或者備案人的名稱、住所、聯系方式及售后服務單位,進口醫療器械還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名稱、住所及聯系方式。
(3)注冊申請人的名稱、住所、生產地址、聯系方式及生產許可證編號或者生產備案憑證編號,委托生產的還應當標注受托企業的名稱、住所、生產地址、生產許可證編號或者生產備案憑證編號。
(4)醫療器械注冊證編號或者備案憑證編號。
(5)產品技術要求的編號。
(6)產品性能、主要結構組成或者成分、適用范圍。
(7)禁忌癥、注意事項、警示以及提示的內容。
(8)安裝和使用說明或者圖示,由消費者個人自行使用的醫療器械還應當具有安全使用的特別說明。
(9)產品維護和保養方法,特殊儲存、運輸條件、方法。
(10)生產日期,使用期限或者失效日期。
(11)配件清單,包括配件、附屬品、損耗品更換周期以及更換方法的說明等。
(12)醫療器械標簽所用的圖形、符號、縮寫等內容的解釋。
(13)說明書的編制或者修訂日期。
(14)其他應當標注的內容。
醫療器械說明書中有關注意事項、警示以及提示性內容主要包括:
(1)產品使用的對象。
(2)潛在的安全危害及使用限制。
(3)產品在正確使用過程中出現意外時,對操作者、使用者的保護措施以及應當采取的應急和糾正措施。
(4)必要的監測、評估、控制手段。
(5)一次性使用產品應當注明“一次性使用”字樣或者符號,已滅菌產品應當注明滅菌方式以及滅菌包裝損壞后的處理方法,使用前需要消毒或者滅菌的應當說明消毒或者滅菌的方法。
(6)產品需要同其他醫療器械一起安裝或者聯合使用時,應當注明聯合使用器械的要求、使用方法、注意事項。
(7)在使用過程中,與其他產品可能產生的相互干擾及其可能出現的危害。
(8)產品使用中可能帶來的不良事件或者產品成分中含有的可能引起副作用的成分或者輔料。
(9)醫療器械廢棄處理時應當注意的事項,產品使用后需要處理的,應當注明相應的處理方法。
(10)根據產品特性,應當提示操作者、使用者注意的其他事項。
(11)可參閱隨機文件的圖標表示。
制造商的產品說明書中宜有以下警告:
(1)請勿將脈搏血氧儀顯示的信息作為臨床診斷的唯一依據。脈搏血氧儀僅作為診斷中的一種輔助手段。必須結合臨床表現及癥狀與醫生的診斷一起使用。
(2)使用脈搏血氧儀前,必須確保脈搏血氧儀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和操作環境下。
(3)為確保病人安全,請使用制造商生產或推薦的部件和附件,使用其他附件有可能對病人、操作者造成傷害或損壞脈搏血氧儀。
(4)監護病人時請勿完全依賴本儀器的報警系統,報警功能必須定期予以驗證。最可靠的監護方法是醫護人員密切地監視和正確地使用脈搏血氧儀。
(5)使用脈搏血氧儀時,請遠離會產生強電場、強磁場的設備(比如MR設備)。在不適當的環境中使用該設備可能會對周圍的無線電裝置造成干擾或影響脈搏血氧儀的工作。
(6)幾種設備同時使用于同一病人身上時,可能會帶來額外的危險,建議咨詢制造商正確的使用方法,確保漏電流在安全允許范圍內,即對病人、操作者和周圍環境不會造成危害。
(7)應由有資格的專業人員定期對本儀器進行校準和維護保養。
(8)請勿對脈搏血氧儀進行高溫、高壓、氣體熏蒸或液體浸泡消毒,請按照制造商的要求對脈搏血氧儀及其附件進行清潔和消毒,在清潔或消毒脈搏血氧儀前必須斷開外部電源。
技術說明書內容:
一般包括概述、組成、原理、技術參數、規格型號、圖示標記說明、系統配置、外形圖、結構圖、控制面板圖,必要的電氣原理圖及表等。
2.標簽和包裝標識
至少應包括以下信息:
(1)產品名稱、型號、規格。
(2)注冊人或者備案人的名稱、住所、聯系方式,進口醫療器械還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名稱、住所及聯系方式。
(3)醫療器械注冊證編號或者備案憑證編號。
(4)注冊申請人的名稱、住所、生產地址、聯系方式及生產許可證編號或者生產備案憑證編號,委托生產的還應當標注受托企業的名稱、住所、生產地址、生產許可證編號或者生產備案憑證編號。
(5)生產日期,使用期限或者失效日期。
(6)電源連接條件、輸入功率。
(7)根據產品特性應當標注的圖形、符號以及其他相關內容。
(8)必要的警示、注意事項。
(9)特殊儲存、操作條件或者說明。
(10)使用中對環境有破壞或者負面影響的醫療器械,其標簽應當包含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
(11)帶放射或者輻射的醫療器械,其標簽應當包含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
醫療器械標簽因位置或者大小受限而無法全部標明上述內容的,至少應當標注產品名稱、型號、規格、生產日期和使用期限或者失效日期,并在標簽中明確“其他內容詳見說明書”。
(十四)產品的研究要求
1.產品的性能研究
(1)應當提供產品性能研究資料以及產品技術要求的研究說明,包括功能性、安全性指標以及與質量控制相關的其他指標的確定依據,所采用的標準或方法、采用的原因及理論基礎。
(2)應描述所采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中不適用條款及理由。
(3)如有附加的特殊功能(如灌注指數、運動狀態下的準確度和弱灌注狀態下的準確度)及試驗方法,應提供制定的相關依據。
2.生物相容性評價研究
應對產品成品(主要考慮與患者和使用者直接或間接接觸的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進行評價。生物相容性評價研究資料應當包括:生物相容性評價的依據和方法,產品所用材料的描述及與人體接觸的性質,實施或豁免生物學試驗的理由和論證,對于現有數據或試驗結果的評價。研究資料可參考《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和審查指南》(國食藥監械〔2007〕345號)出具。
3.生物安全性研究
本產品不含動物源或生物活性物質,本條不適用。
4.滅菌/消毒工藝研究
脈搏血氧儀產品為非滅菌產品,故無需滅菌。主機、脈搏血氧飽和度傳感器及導線的外表面在使用過程中與人接觸,因此應定期進行清潔和消毒。應當列出清潔和消毒工藝,提供對使用的消毒劑和濃度進行評價試驗的記錄。
5.產品有效期和包裝研究
脈搏血氧儀產品為有源醫療器械,非有限次重復使用和無菌產品,無需考慮使用次數的驗證,但應當提供產品有效期信息及確定依據。
應對產品的包裝及包裝完整性提供研究資料,在宣稱的有效期內以及運輸儲存條件下,保持包裝完整性的依據。
6.動物研究
不適用。
7.軟件研究
應當單獨提供一份醫療器械軟件描述文檔,內容包括基本信息、實現過程和核心算法,詳盡程度取決于軟件的安全性級別和復雜程度,編寫可參照《醫療器械軟件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通告2015年第50號)。
三、匯得醫療輔導的關注點
(一)結構組成
關注產品(或產品系列)的結構組成的完整性,包括可能的選配件(如:電源適配器、不同型號規格的脈搏血氧飽和度傳感器、通信附件等),以及所有關鍵部件。同一注冊單元產品的關鍵部件應相同。
(二)產品技術要求
審查產品技術要求時應注意產品(包括可能的選配件)必須執行GB 9706.1—2007和YY 0784—2010的要求。具體指標的適用性應按照產品具體的工作原理和結構組成進行判斷。產品附加功能應在產品技術要求中規定要求和具體的試驗方法。
(三)人體評估報告
審查應注意血氧準確度人體評估報告與YY 0784—2010工作數據的準確性的要求和實驗方法的一致性。
(四)說明書
對說明書的審查應注意明確產品的預期用途,選配件、附加功能應列明并表述正確。對產品禁忌癥和不適宜人群的描述應與人體評估報告中給出的一致。
(五)生物學評價
應關注與患者和使用者直接或間接接觸的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問題。
四、服務案例
匯得醫療擁有海爾醫療、長坤、凱爾等血氧儀典型知名客戶服務案例經驗,可以為企業提供產品選品、定型、技術支持、產品檢測、體系建設、體系考核指導、注冊資料編寫、申報、跟蹤和補充資料直至獲得注冊證和生產許可證為止。